首页

女王吐口水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9 19:14:18 作者: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开幕 浏览量:12957

  中新网烟台5月28日电(记者 陈溯)28日,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让化工更安全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中外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国内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期望进一步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水平的推广运用,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会议指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有效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的方法,我国引入这一管理理念已有几十年,并在2022年发布了涵盖20个管理要素的行业标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也接受并在实践中丰富了“过程安全”的概念。但我国化工行业推行过程安全管理还存在相关法规标准缺乏系统性考虑、具体的管理活动未基于风险策划和实施、企业岗位设置与过程安全管理不匹配、各专业部门安全管理职责分配模糊不清、所需专业人员能力普遍薄弱、缺少有效考核机制等问题。

5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 陈溯 摄

  会议认为,要通过政府主导推进、企业积极提升、协会团体技术支持,携手实现化工过程安全的美好愿景。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开展过程安全管理,重点要关注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防止化学反应失控;加强防腐蚀管理,防止化学品泄漏;严格工艺危害分析,实时更新动态风险,确保独立保护层(IPL)有效;规范操作规程(SOP),强化工作许可制度(PTW)管理;严把人员入门关,系统开展培训,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过程安全管理、功能安全工程师赋能、基于风险的设备完整性管理、能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管控等5场专题培训,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应急装备展览会,集中展示了一批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技术赋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创新方案。在6个分论坛上,70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安全应急数字化智能装备、AI+化工过程安全等主题进行专题交流。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已成为中国化工安全领域参会人员规模最大、主题覆盖面最广、专业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性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主办,来自应急管理部门、化工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咨询服务机构,以及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挪威、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地公积金政策再加码 首付比已达最低标准

2月22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原党组书记、副会长刘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德国社民党经济论坛代表团访皖

当地时间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俄乌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发言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尤政: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宁夏具备发展医疗健康大模型的先发优势与肥沃土壤。活动中,宁夏相关部门、企业与部分人工智能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医疗健康,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完)

万人齐聚百舸争流 浙江运河水乡上演江南“网船会”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关键的是,这是中国依靠自己努力达到这个水平,这对于全世界来说是学习的榜样。”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前特使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说,绝大部分国家仍在发展中,“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且脱贫只是一个方面,中国目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全面,他们会想,如果中国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所以他们想学习‘中国方案’。”

上海去年改造100间“追光小屋”

此前,《条例》仅规定了党员在公共场合不当行为的处分规定,随着对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规律的认识加深,此次修订《条例》增写违背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处分规定,切实规范党员网络言行,加强对党员干部言行全面管理。在实践中,对党员在网络空间不当言行的理解把握,首先看党员是否在微信、微博、QQ、论坛等网络空间上实施了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不当行为。在网络空间上实施的不当言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不为多数人所认可,与党员的身份不符,如在网络上随意谩骂、侮辱他人等。需要注意的是,因网络空间的特殊性,盗用、冒用他人账号情形时常发生,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是否是党员本人在网络空间实施了不当言行。其次看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党员在网络空间的不当言行,引起群众、媒体、网络的负面反映、评价,给党员自身、党员所在组织和单位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一般可以认为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